分光式色差儀是目前色差儀市場上精度和功能最完善的色差儀,目前為止國產色差儀只有三恩馳出品了分光式色差儀,可以看出分光式色差儀的技術是相對較復雜的。這種色差儀不光要檢測產品的色差問題,同時還要分析產品的光譜問題。很多工廠需要控制的不光是產品的色差問題,還需要分析產品的其他顏色因素,如果買一臺色差儀在買一天分光光度計成本就會太高。所以這種分光光度色差儀需求還是非常大的。
分光式色差儀將反射光或透射光進行分光,分成單色光,現在的色差儀一般使用二極管矩陣進行分光,但矩陣數量相差很多,少的只有1組,多的可達1000多組,無法同日而語,而且間隔相差很大,有的是20nm檢測,而現在更好的分光光度色差儀是2nm檢測。
分光光度色差儀測量L、a、b或L*、a*、b*值、△E、△E*、WI各類白度值、YI各類黃度值、反射率、透射率、散射率、吸收率、APHA值(Pt-Co)、Saybolt、霧度、濁度、遮蓋力等等等等指標(HunterLab提供近百種顏色值或指數)。
同時分光色差儀、分光測色儀、分光光度儀還有另一個優點就是精度可用短時間可重復性、長時間可重復性及絕對精度等指標衡量。
一個色差儀的短時間可重復性是重要的,特別在質量控制中測量色差時是這樣。一個短時間重復性不好的色差儀是不符合技術要求的,詳見本文對短時間重復性的檢測判定介紹。
長時間可重復性對于配方計算是重要的,因為著色劑和樣本要在不同的時間進行測量,放置時間甚至不只一年,這時測量值只受生產條件的影響而不受色差儀的影響。
通常該類色差儀的絕對精度遠不如它的重復性那么好,絕對精度的檢查可以用校正好的標準樣本進行。如果用不同的色差儀測量同一個長時間穩定的樣本,就會得出一個不一致的結果。在標準制定之前,標準委員會一直在對由不同系統測得的色值進行比較,通過研究發現,用同類型色差儀測量同一樣本時能表現出幾個單位色差。被測樣本越暗和越亮,則偏差越大,在比較不同類型的色差儀時偏差更大,降低絕對偏差目前是無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