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至今的所有計算機配色系統都是一個實現兩種特殊功能的光學模型
(1)將單個色料的濃度與色料在使用中的一些可測特性相關聯;
(2)描述色料在混合物中的行為。最常用的光學模型是Kubelka-Munk 理論,用K(吸收系數)和S(散射系數)兩個參數將色樣的反射比值與色料濃度相關聯,并假定色料混合物中K和S的加和性來表征各色料在混合時的光學行為。自動配色系統進行配方計算時的染料數據來源于其定標著色基礎數據庫。定標著色染料的選擇應考慮價格、力分、色牢度、相容性以及色域范圍等。制作基礎色樣時,應根據染料的具體情況確定其濃度梯級,在實用中一般采用6~16個濃度梯級。基礎色樣的制作應該包括空白織物的染色,不加染料只用助劑并以同樣的染色條件制成空白染色織物。印染配色主要包含標準色樣的測量、初始配方的計算、初始配方的小樣試染、配方修正以及修正配方等染色工藝過程。
商用的計算機自動配色系統通常應包括如下基本功能:
①基礎數據庫的建立與管理;
②自動配方預測和排序,并預報其色差、同色異譜指數、價格等;
③理論配方校正;④配方修正或修色;⑤混紡織物或混料配色等。
人們往往理想化地認為計算機配色能一次到位,甚至不需試染就可直接用于大生產。事實上,在自動配色的應用中存在許多影響配色精度的干擾因素:
①測色誤差,包括基礎色樣和標準色樣光譜測試時的儀器量化誤差,以及染色物的色表均勻性、織物的表面狀態等引起的測色誤差;
②織物的影響,如紗支數、密度以及纖維構造等對染色的干擾;
③染色工藝的影響,包括染色方法、設備、時間、溫度、浴比、助劑、pH值以及前處理、后整理等都會影響染色速率、染料上染率及其在織物上的分布;
④染料一致性差異的影響,來自不同廠家或同一生產廠家不同批號的染料,其色光和力分等特性均有變化,直接影響配色效果;
⑤染料拼色的相互作用,這是由于實際拼色應用中,染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基礎單色染制時沒有被包含,從而影響配色結果。
印染自動測色配色系統作為一種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手段,具有明顯的優勢:
①迅速提供優質廉價的染料配方,提高產品檔次,,降低生產成本;
②預測配方在不同光源下的顏色變化程度,避免光源改變時色差超值造成產品質量問題;
③迅速精確的配方修正功能,提高修色效率;④科學高效的配方存檔和檢索管理。
微信二維碼掃描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么?